close

廣和中醫醫療體系成立於2010年,各家分院的院長實務行醫經驗
都已超過十年以上,整個醫療體系開業至今門診人次已超過30萬,專業能力與傑出成就,深獲當地居民的推薦與肯定。

健保門診

內科:感冒,久年咳嗽、過敏性鼻炎、鼻科疾病、高血壓、偏頭痛、肝炎、胃炎、消化不良、腹脹、腸胃系統疾病、慢性肝炎、心臟疾病、腎臟疾病、睡眠障礙、自律神經失調、體質調理。

婦科:痛經、經前症候群、不孕症、月經異常、白帶、經斷前後諸症、更年期障礙。

兒科:小兒過敏、小兒成長失調、轉骨方、小兒感冒。

癌症調理科:癌症術前術後體質調理、癌症放化療期間體質調理。

針傷復建科:五十肩痛、頸椎痛、落忱、椎間盤突出、腰痛、骨質疏鬆症、肌痛及肌炎、關節痛、各種扭挫傷、運動傷害。

特別門診


減重專科:高血脂、脂肪肝、體重管理、腰臀腿圍管理(針灸穴位埋線)
台灣中醫肥胖醫學會醫師聯合主治

皮膚專科:異位性皮膚炎、濕疹、皮膚炎、皮膚癢、乾癬、青春痘、富貴手、痤瘡
治療特色:內服科學中藥、外用藥膏雙管齊下

男性專科:男性不孕、勃起功能障礙、早洩、性冷感

 

 

 

※門診時間、醫師門診表、交通資訊、營業時間、其他醫藥衛教資訊請點擊進入官網

 

其他資訊

 

 

李歐.李奧尼跨世紀的傑作
被譽為「圖畫書的出發點」,啟發無數創作者的想像
感動橫跨三代讀者,大人和小孩都不容錯過的經典


  小藍和小黃是一對好朋友。有一天,小藍找不到小黃。當他們終於相遇的時候,開心極了,他們抱在一起,沒想到竟然變「綠」了!他們一起出遊,玩累了才回家。可是爸爸媽媽卻認不出小藍和小黃,他們傷心地哭了,流出了大滴的藍眼淚和黃眼淚……小藍和小黃到哪兒去了呢?

  藍色和黃色的色塊到了李歐.李奧尼的手裡,變成了兩個活生生、充滿情感的孩子。他以簡單的線條搭配美麗色彩,製造出戲劇化的視覺效果,小藍、小黃和其他色塊雖然都是抽象的形體,孩子卻能輕易地感受到他們的快樂與哀傷,一同經歷神奇的冒險。

  藍色+黃色=愛的顏色!

  這則故事簡單卻寓意深遠,以藍色和黃色象徵兩個獨立的個體,混色現象則巧妙詮釋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隱喻與不同的人相處時,可以產生新的和諧,但在融合之外,依舊能擁有自己原有的色彩。這本出版逾50年的經典童書被譽為「圖畫書的出發點」,啟發了無數創作者的想像,並深深擄獲各世代讀者的心。

  《小藍和小黃》是怎麼誕生的呢?

  李奧尼的孫女安妮回憶道:「《小藍和小黃》是爺爺為了安撫在火車上吵鬧的我和哥哥,隨手剪了雜誌、即興編織出來的故事。回家後,爺爺把剪下的紙全部攤開放在桌上,接著,爺爺的一位編輯好友來吃晚餐,他很喜歡這個故事,不久便與爺爺出版了這本書。」

  《小藍和小黃》的誕生如同安妮所述,出自李歐.李奧尼一次偶然的靈感,1959年的一天,他順手拿來一本雜誌,將廣告頁撕成了藍色、黃色和綠色的圓形碎片,對孫子說起了故事──「這是小藍。」這個句子,不僅賦予藍色色塊全新的生命,也成了《小藍和小黃》最著名的開場白。

獲獎紀錄

  《紐約時報》年度最佳童書
  1959年美國平面造型藝術協會最佳圖畫書獎
  入選日本兒童文學者協會編《世界圖畫書100選》
  入選日本兒童書研究會/圖畫書研究部編《圖畫書.為孩子選擇的500冊》

媒體與讀者推薦

  ★「1959年出版至今,依然是歷久彌新的傑作。」-美國《紐約雜誌》

  ★「一本獨特、富有想像力、令人興奮和有感染力的圖畫書。」-美國《號角雜誌》

  ★「《小藍和小黃》教會我用最簡單的元素創作與表達,也讓我知道,光是一張簡單的紙,就足以令人哭、令人笑。」-《小黃點》作者赫威.托雷

  ★「李奧尼的童書處女作是《小藍與小黃》,這本書在當時可說是史無前例的創新作品,插畫完全使用碎紙片拼貼而成,至今仍被列為經典童書之一。」-兒童文學作家 孫晴峰

  ★「簡單的畫,沒有任何裝飾,卻充滿愛。」-讀者 AND CHILD

  ★「再普通不過的圓形,以小藍和小黃的身分存在,彷彿有了生命般,能夠自由自在的行動,令人驚艷,這也是這本書最厲害的地方。書裡的小藍和小黃雖然沒有眼睛、鼻子、嘴巴,但是讀者卻能清楚感受到他們的悲喜,實在很不可思議,單純的色塊能夠被擬人化到這般地步,每次閱讀都令我敬佩不已。透過如此簡單的圖畫卻能傳達非常完整的故事,真不愧是李歐.李奧尼。」-讀者 titta

  ★「整個書的畫面都非常簡單,就是兩個帶顏色的圓點點,但兒子每天都要跟這兩個圓點點一起轉圈圈,一起躲貓貓,一起鑽隧道,一起哭,一起擁抱。雖然16個月大的兒子還不是太明白為什麼兩個人擁抱在一起就會變綠,但他還是特別喜歡小藍和小黃,每天都要讓我給他讀個十來遍,以至於現在他一拿起這本書,我就頭疼。」-讀者 如果雲知道

  ★「如果你問我哪一本是我童年時最愛的書,答案一定是《小藍和小黃》,當然有許多好書也令我一讀再讀,但就是沒有一本比的上它。我說不出為什麼它如此吸引我,但從第一次讀這本書以來,已經過了25年,我成為一位平面設計師,依然從書中深獲啟發。我經常在課堂上以這本書介紹平面設計與混色概念,每當我說這則故事的時候,大家都非常喜愛,而且,我的學生都是大人呢!」-讀者 Mordy Golding

 

 

  • 原文作者:Leo Lionni
  • 譯者:楊玲玲,彭懿
  • 出版社:上誼文化公司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15/04/01
  • 語言:繁體中文

 

其他新聞

▲聚寶盆招「柴」狂喝水。(影/網友Yenyu Lin授權提供,下同)  實習記者呂佩倫/採訪報導 許多家庭都會購入聚寶盆,希望可以讓家中財源滾滾,但是桃園這寶盆招的卻是「柴柴」,只見柴犬KJ不斷偷喝裡頭的水,最後還叼出黃金葛玩耍,所幸被媽咪發現阻止。媽咪將狗狗偷喝水影片上傳至臉書社團「柴犬大學 下課10分鐘」,吸引不少網友按讚。 (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 飼主家中的聚寶盆天天都要加水,令她非常納悶為何需要常補充,原來是KJ搞的鬼!從影片中可以看到,柴柴在聚寶盆旁邊開心地一直舔,看起來會動的水似乎比較好喝,汪汪還因為喝太快而小小的嗆了一下。KJ滿足之後,竟然還偷偷叼出裡面的黃金葛玩耍,剛好被飼主撞見,一人依汪立刻展開追逐場,最後媽咪不負眾望搶回植物。 ▲KJ叼出黃金葛玩耍,最後被媽咪搶回來。 ▲KJ很快地打開鎖進到籠子吃飼料。 媽咪受訪時表示,其實KJ有自己的水盆,但牠非常調皮,喜歡偶爾到聚寶盆舔幾口,有時還會想試圖偷人的飯菜吃,也因為擔心牠亂吃家中盆栽,所以現在全改種狗狗可食用的植物來保護牠。KJ雖然調皮但是也很聰明,有次飼主將飼料放在籠子內,想考驗狗狗是否可以自己開門,沒想到KJ很快地就破解,衝進籠子享用美食。 ▲想趁飼主不注意時偷偷襲擊。 (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 聚寶盆招「柴」影片上傳後,有不少網友搞笑留言,「KJ表示:今晚是啥節目?突然加湯加菜的」、「我乃柴神也,此為我的法器,應當隨我使用。」、「主銀,今天粗素阿?」、「原來是寵物循環飲水機阿」、「柴加持過的聚寶盆更有財」、「牠誤會了,以為你買了超大飼料碗」。 ▲KJ的睡姿非常豪邁。 ▲不調皮搗蛋時也是個陽光大男孩。 ▼更多精彩影音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 蔣勳:該是時候讓聽覺復興了! 「我早就想參加朗讀節了!」以講述美學文學享譽國際的藝術家暨作家蔣勳,今年終於趕上參與華文朗讀節,並將於10月 4日開幕場上,從「不遙遠的歌聲:漢語詩的格律與朗讀」為題發表演說。 漢詩?很有距離吧;格律?略顯陳腐?但蔣勳講的可是掀起一場「聽覺革命」。他觀察到,現代人太倚賴視覺,反而讓聽覺跟視覺產生了錯離、漢語和漢字互為侷限,台灣民間有很多極具生命力的聲音,應該要把他們找回來。蔣勳也為此特別用心鋪排了本次開幕節目,朗讀節團隊特別請他於百忙之中先為朗讀節聽眾「劇透」部分講題內容,以下為專訪輯要: 華文朗讀節團隊問(以下簡稱Q):這是您第一次參加朗讀節,可否說說為什麼今年有這個機緣? 蔣勳答(以下簡稱A):對,其實我一直很想參加,可是每一年的時間我剛好都在國外,我夏天通常不在台灣,今年時間正好趕上,所以主辦單位開口邀約,我就一口答應。 我覺得朗讀非常、非常重要,現代人視覺用得太多、聽覺用得太少。很多孩子看電影或看電視,明明講的是他聽得懂的華語,可是一定看字幕,如果沒有字幕,聽覺就會變得非常不準確,連我自己後來都提醒自己不要太倚賴字幕。 這背後凸顯一個問題:現在播報員或演員的發音是有問題的。所謂「咬文嚼字」,字是要用「咬出來的」,一個一個清清楚楚,但現在連歌也不容易聽懂。就像周杰倫唱什麼我根本就聽不懂,他們說他好就好在聽不懂。可是以前不是啊,京劇演員顧正秋一唱,每一個字都會打到你心裡去,所以聽覺跟視覺產生了一種錯離的現象。 其實台灣民間很早就有朗讀,1967年音樂家史惟亮與許常惠進行戰後台灣最大規模的「民樂」採集,在恆春發現了陳達,他不識字、沒有受過教育,完全靠聽覺記憶,但月琴一刷,他開口彈唱「思啊想啊起~」,你就會被他震懾住。 我記得很清楚,1978年,林懷民請他為舞作《薪傳》錄製配樂,那天把我嚇壞了,因為他在錄音室裡,完全是即興的吟唱,但每一句都是七個字還都押韻,聲音準確性之高,一唱五個小時都沒停(編按:後來《薪傳》只取其中一部分作為演出的「間奏曲」)。 但我真正意識到我們的語言能力喪失得非常嚴重,是看到我們的政治領導,每一個人都在唸稿,反觀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卸任演說,那語言真是漂亮,連中國大陸的年輕人的語言,也比台灣人厲害,他們很敢發言,而且條理分明,這是台灣應重視的問題。言說比文字的表達更直接、感受更深刻 Q:您的演說就非常受到歡迎,總能信手捻來卻是引經據典,這背後做了很多苦功? A:我要感謝我的時代,我最早的感官經驗是用聽的,不是看的。 入學前我母親就會常常念唐詩、宋詞、戲曲給我聽,甚至會唱一段。我在台北大龍峒長大,一年大概有三個月廟口都在演歌仔戲,小時候也在那邊聽,都沒有字幕。小時候最喜歡看布袋戲,小朋友全部逃學,趴在那邊看,後來才知道那就是國寶級布袋戲操偶師李天祿,布袋戲偶一出場,李天祿念那出場詩之漂亮,這個口述系統一直到黃俊雄其實都還有,節奏鏗鏘,聽覺上極有魅力。 在我那個年代,在廟口要賣藥也必須要有一套,因為有台語、客語、來自大江南北各路人馬,要吸引人家停下來,不管〈蓮花落〉還是什麼東西都要立刻唱出來。清朝以前識字的人僅佔總人口2%,所以民間最早教育是靠傳唱、朗讀傳的,有非常強的傳唱文學,像南管、北管、蘇州評彈等,對大眾的影響力是大過文字。 我一直在想要怎麼喚起大家對聽覺的重視,現在有一個切入點,是書店沒落了,換句話說,就是文字沒落了,新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們開始能從圖像跟聲音裡找到新的感覺,我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你也會發現,現在有聲書影響力愈來愈大,我在中國最大的音頻網站蜻蜓FM上的《細說紅樓夢》,下載人次超過2.3億人。 聽覺其實也是比視覺更親密的行為,我跟媽媽很親,是因為她一直在我耳邊講故事,她的聲音對我來說就是一種記憶。聽覺跟心跳、呼吸的關係比較密切,音樂也比較容易讓人感動到想哭,畫作感染力就沒有那麼強。 可是又有一點我又很怕朗讀,中學的時候,文青都會被弄去詩社朗誦,但那一陣子台灣的學校文青的朗誦詩變得很肉麻的,聽了會讓人雞皮疙瘩起來。我覺得只要是用最真摯的心情朗誦,應該就很動人,我聽過很好的,像是余光中的朗讀、瘂弦的朗讀、周夢蝶的朗讀,管管的有一點表演,但也都有他的特色,因為是跟個性是在一起的,向陽的台語朗讀也漂亮的不得了,所以其實台灣應該有很好的當代朗讀典範,但也不知道為什麼詩社一直沒有改。我曾當過政大長廊詩社評審,唉⋯⋯但又不好意思講,因為文青總是可愛的啊,可是你聽了以後還是會覺得,哎唷怎麼會把許悔之的詩念成這樣?詩一定有一個很真誠的意涵,但他們的念法反而變得很刻意的造作,我覺得那個很危險。 音韻格律能讓文字更具感染力 ▲蔣勳:該是時候讓聽覺復興了! 。(圖/林煜幃攝) Q:您看兩岸華文界,中國流行朗讀嗎?他聽,可是他們朗讀嗎? A:也不太,他們有他們自己傳統,我在上海聽過評彈,他們的語言能力真的很強,但我不喜歡很「表演」的東西。詩的朗讀不能完全表演,因為完全表演後,會偏離那個很動心的部分,應該讓朗讀變成一種訴說心聲,如泣如訴;他甚至不一定是字句,而是一個聲音的感覺,所以我覺得朗讀真的很難。 西方本身是拼音文字,所以書寫是和聲音一起的,漢語是視覺(象形)文字,會受到文字的視覺干擾,所以在把視覺轉成聽覺時是有難度。我很喜歡聽不同地區他們怎麼去表達聲音,不一定是朗讀,比如在貴州、安順有茶山情歌,是即興的,台灣也有,現在在桃園的文昌公園每個禮拜天早上還有「公園仔相褒」,那些退休的工人、採茶工,你一言我一句對唱,這些都是台灣民間很強的生命力,我很希望能夠再恢復這些聲音。即便是今天年輕人拿個吉他隨便彈唱,或者講一段、唱一段,就是朗讀,但現在台灣大眾有一種沈默,讓你覺得好⋯⋯好奇怪喔,大家都沒有聲音。 Q:也許是您很早之前的《孤獨六講》裡的那六種孤獨又充斥了整個社會? A:《孤獨六講》其實也是用講的,後來才用文字紀錄下來,所以我一直相信「講」真的可以整理出東西,就是你自己相信你的語言。 你下次注意一下,你跟一個朋友在交談中,讀懂了他的心情,然後你試圖用聲音(而不是用文字)跟他交換心事,一定可以測到他表情上慢慢、慢慢地變化。我做老師,學生來找你的時候,你會發現他等待的不一定是你給他人生上什麼格言指引,其實是聲音,聲音本身有安慰的力量。 西藏喇嘛的誦經是非常動人的,會讓你起雞皮疙瘩,忽然一下子汗毛都立起來了。他們有各種的咒,我曾聽過一種咒,完全不知道意思,但不自覺地就趕快端坐起來,那力量強到能透過空氣的頻率震撼你。我後來才知道那是一個很重的咒,發願把腦挖出來去供養惡鬼。所以我一直覺得聲音是有很高很高的傳達性。 歐洲基督教經文唱詩也有相同的力量。現在很多福音唱詩不是在錄音間錄,而是在教堂錄,因為他們發現在教堂裡的共鳴跟錄音間是不一樣的,會會達到一個更強大的感染力。 這些都是聲音的資料,我希望讓大眾更珍惜聲音的資料,慢慢整理出來,讓人們可以用聲音來溝通心事。但是我們的聲音教育很差,最難聽的聲音就是在立法院,叫囂是很不好的示範,為什麼不能用一個比較溫和的聲音來溝通、說服或感動,而要這麼嘶吼?一到選舉,更讓我想快點跑掉,而那種聲音對民眾感染很大,連在捷運裡也指著人說:欸你為什麼坐我的博愛座? ▲蔣勳:該是時候讓聽覺復興了! 。(圖/林煜幃攝) Q:現在人可能太執著在視覺上的絢麗,其實不是很在乎聲音的變化? A:對,古希臘有修辭學、辯論術,要在廣場上大聲演說,講到能說服他人,就是重視聲音這個要素,每一個人要發表意見的時候他要在那個扇形空間,我們沒有這個傳統,也難怪我們的政治領導的語言能力真的好差、好差⋯⋯ 《詩經》是從聽覺出發的,莊子、孔子這些人也是「講學」,後來才被記錄下來,大部分並不是文字書寫,所以他們當年一定有很好的語言的能力。佛經則更驚人,全部是用講的,「如是我聞⋯⋯」當時有人在現場紀錄,那這些人都是靠語言言說,沒有言說沒有這麼動人的經典,不管是華人的經典、印度的經典、荷馬史詩的傳唱。 但人類進入到文字階段以後,文字就變成一種視覺符號,語言反而沒落下去,可是現在可能藉著3C產品這樣的情況,語言應該要再起來一次。 Q:所以您這次在朗讀節開幕上的分享,會從詩詞的格律來談? A:語言能感動人心一定要有格律。詩人聞一多稱之為「音尺」,聲音的尺寸。他說,雖然在胡適白話文運動後,現代詩/白話詩不再講格律,但只要是詩一定要有音尺。所以我有段時間我很喜歡朗讀聞一多的詩,能感覺到他的起伏跌宕、平仄音韻、子音跟母音的關係,其實就是他對聲音本身的了解。 後來我相信古代的詩人大概都是一個好的歌手——廣義的歌手——他對聲音是非常的理解。我們現在已經流失了,不知道怎麼唱詞,但如果你大聲地唸蘇東坡,大聲的唸柳永,你會覺得真的不一樣,蘇東坡就須關西大漢,以銅琵琶、鐵綽板彈唱「大江東去!」而柳永就要是十七八歲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因為節奏一個輕一個重,一個像貝多芬、一個像莫札特,真的不一樣。 Q:不過很多流行歌手嘗試做一些台語歌,但詞與曲上好像總是一點不對味? A:可是江蕙很好啊,真的很棒啊。主要是她表達的聲音,一句「酒若入喉⋯⋯」噢,就真的讓你覺得整個肺腑在震動,那真的是好啊。所以我覺得大眾其實懂欸,她真的是打中台灣好多底層人的心情。 胡德夫聲音也好啊,很可惜他大部分是用漢語在唱,如果用他原住民的語言唱,我相信更漂亮。還好我們現在有桑布伊,你完全聽不懂他內容,可是聲音真是漂亮。 我是在紐約中央公園散步時,聽到桑布伊的聲音。一聽到這個聲音啊,我立刻知道是桑布伊,就去找他,那天是紐約市舉辦的台灣日,在那個聲音之外圍滿了來自世界各國的人,都被那個聲音震動。 我後來也找桑布伊一起來製作雲門的舞作《關於島嶼》,當中我是朗讀多位台灣詩人的詩,可是桑布伊聲音一出來我就嚇壞了,他的部落是沒有文字的,卻也因為沒有文字,所以語言是強度可以這麼高,我們太自豪於文字,結果聲音在沒落。 所以我覺得台灣是有很好、很好的聲音,至於漢字跟漢語之間,怎麼樣找到一個新的關係,真的很適合以朗讀節為平台繼續挖掘下去,會很有趣,然後找更年輕的一代來參加,一定會愈來愈精采。 (文/柯鈞彧、攝/林煜幃) ETtoday 星光雲 獨家直播 台北場開幕/ 張鐵志x瑪莎 2018年10月4日 (四)下午3:30 – 下午5:00 台北場/楊青矗 鄭心媚 孫可芳—— 時代回望:從《工廠女兒圈》到《奇蹟的女兒》蘭萱主持 2018年10月5日 (五)下午3:30 – 下午4:20 ETtoday 新聞雲 獨家直播 台北場開幕/蔣勳——不遙遠的歌聲:漢語詩的格律與朗讀 2018年10月4日(四)下午7:00 – 下午8:30 台北場/與柯文哲共讀——城市與美好閱讀經驗// 張鐵志主持 2018年10月7日 (日)下午5:15 – 下午6:45

▲16歲小女友提出分手,竟被要求「性交1次換1張裸照」。(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Unsplash) 突發中心/新北報導 新北市一名25歲張姓職業軍人去年7月拒絕16歲女友分手要求,以12張裸照威脅,逼女友維持戀人關係,須用「肉體交換裸照」,約女友到租屋處強制性交,事後張男宣稱還要嘿咻11次,才會將裸照全數刪除,讓少女氣得提告。新北地院今依強制性交罪判處張男3年8月徒刑,全案仍可上訴。 據《蘋果日報》報導,擔任職業軍人的張男去年7月在關渡服兵役期間,16歲小女友提出分手,他為了留住女友,竟私訊女友12張自拍裸照,要脅「不復合我就要傳出去」,並要少女到他租屋處「用肉體還債」,以肉慾關係交換刪照機會。 少女遭逼迫進入張男租屋處,一進屋就被強脫衣服,她起初雖不願配合前男友,推開對方,但為了讓裸照被刪除,仍「邊哭邊做」與張男發生關係,想不到她事後要求刪照,張男竟稱「做1次刪1張,還有11張照片,妳還要再跟我做11次」。 少女隨後假借跟張男複合,趁機錄下相關對話報案並提告。張男雖辯稱2人是合意性交,法官審理後,認為女子遭性侵後心情非常抑鬱、情緒低落,未採信張男說法,依強制性交罪判他3年8月徒刑,全案仍可上訴。


台中后里頻尿的中醫推薦治療台中南區低血壓台中豐原月經異常中醫推薦婦科調理效果好
台中新社蕁麻疹 中醫推薦 中風調理有效的中醫診所桃園楊梅不孕女性所致 星期天有營業的中醫診所台中霧峰骨折調理 在地居民都推薦的中醫診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世界盡頭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